开篇:东盟峰会后的市场暖流
马来西亚股市在东盟峰会圆满落幕后迎来开门红,富时大马综合指数(FBM KLCI)早盘高开,市场情绪明显回暖。这一波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结果——国际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区域合作的积极信号、以及本地蓝筹股的持续吸金能力共同推动了大马股市的反弹。
国际与区域共振:外部环境助力
华尔街的“东风”吹向吉隆坡
美国三大股指近期连创新高,主要得益于通胀数据降温带来的降息预期升温。这种乐观情绪迅速传导至亚太市场,马来西亚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之一,自然受到外资青睐。拉昔胡申研究副总裁Thong Pak Leng指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虽仍处高位(4.003%),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期待不减,这为包括大马在内的新兴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
东盟峰会的“区域红利”
刚刚结束的东盟峰会为马来西亚带来了实质性的外交与经济成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马并宣布对棕榈油、橡胶和可可免征19%关税的消息尤其提振了种植业板块信心。这不仅直接利好相关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也向国际市场释放了马来西亚作为区域贸易枢纽的吸引力正在增强的信号。
本地市场动态:结构与资金流向
蓝筹领涨与板块轮动
10月27日早盘,FBM KLCI上涨9.32点至1,622.59点,涨幅虽不算惊人但意义重大——这是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实现的连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大象起舞”:权重股如雀巢马来西亚(Nestle Malaysia)、IHH医疗保健(IHH Healthcare)等表现抢眼。雀巢因财报超预期股价升至14个月新高;IHH则在医疗板块调整后快速反弹;种植业巨头吉隆坡甲洞(Kuala Lumpur Kepong)也录得可观涨幅。
中小盘股的活力与隐忧
尽管大盘指数受蓝筹带动上行,但中小市值股票分化明显。部分科技股如Dufu Technology因重返盈利轨道而获资金追捧;但也有不少个股因前期涨幅较大遭遇获利回吐压力。整体来看,“二八效应”显著——少数龙头股贡献了大部分指数涨幅。
外资动向与汇率波动
伴随股市回暖的是令吉汇率的走强——美元兑令吉下跌120个基点至4.1980水平[4]。这一方面反映了外资流入带来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国际市场对马来西亚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修复。
行业透视:谁在领跑?谁在掉队?
| 行业板块 | 表现概述 | 驱动因素 |
|—————-|——————————————————————————|—————————————|
| 种植/大宗商品 | 显著走强 | 美国关税豁免、全球农产品价格回升 |
| 医疗保健 | 先抑后扬 | IHH等龙头财报改善、疫情后需求复苏 |
| **科技/电子制造*
:
[4] www.moomoo.com
[6] www.nst.com.my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