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严打超载车辆,展开“战争”行动
超载问题的严重性与背景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面临商业车辆超载问题,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和道路损坏严重。超载不仅威胁公共安全,也加剧了基础设施的维护负担,尤其是在采石场、港口及重工业区周边,超载车辆频繁出现,成为交通安全和道路寿命的隐患。交通部长罗冠聪(Anthony Loke)指出,超载车辆是导致路面坑洞和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对摩托车骑士构成极大威胁[2][3]。
政府“开战”行动的启动与目标
2025年10月14日起,马来西亚交通部(MOT)联合道路运输局(JPJ)发起名为“对超载商业车辆的战争”的全国性综合执法行动,计划持续至年底[2]。此次行动覆盖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及婆罗洲五大区域,每个州部署多支执法队伍,重点打击采石场、港口及重工业区周边的超载运输行为[2]。
交通部长罗冠聪强调,此次行动标志着政府对超载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明确表示将不再容忍司机、车主及运输公司无视道路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1][2]。执法力度空前,旨在根除运输业将罚款视为“经营成本”的陋习。
严厉处罚机制与连坐责任
执法行动采取“三振出局”原则:首次超载将处以罚款,严重者可被起诉,罚款最高可达50万令吉;第二次违规将吊销车辆许可证;第三次违规则取消公司营业执照,涉及公司所有许可证一并吊销,彻底禁止其运营[1]。
此外,政府正拟定法律修正案,将超载责任扩展至整个物流链条,包括货物发货人和收货人,确保所有相关方共同承担法律责任,推动全链条合规[3]。此举旨在打破以往仅处罚司机和运输公司的局限,强化行业自律和责任意识。
执法行动中的挑战与应对
执法过程中,部分司机采取极端手段抵抗,如在路边非法抛弃货物、关闭发动机和GPS设备,甚至制造交通堵塞,严重扰乱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4][5]。JPJ对此类行为零容忍,已启动吊销驾驶执照和车辆没收程序,并请求地方政府协助拖移违规车辆[4][5]。
技术手段与政策配合
为提升监管效率,马来西亚已推广商业车辆安装速度限制装置(SLD),截至10月中旬,已有约2万辆车辆完成安装和验证,显著提升安全合规意识[6]。未安装或未通过验证的车辆将面临罚款和进一步调查。
同时,政府推动“公路转铁路”政策,鼓励将重载和高风险货物运输转移至铁路,减轻公路压力,降低事故风险,保护道路基础设施[3]。
影响与展望
此次“战争”行动不仅是对超载问题的强力回应,更体现了马来西亚政府提升道路安全和基础设施保护的决心。通过严厉执法、法律修订和技术应用,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运输行业的违规文化,保障公众安全和交通畅通。
未来,随着法律责任的全面覆盖和多部门协同执法,马来西亚有望显著减少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和道路损坏,推动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超载治理的成功,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彰显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上的坚定立场和执行力。
—
总结:超载治理的全面升级与社会共治
马来西亚此次针对超载车辆的“战争”行动,展现了政府从政策、执法到技术多维度发力的综合治理策略。严厉的处罚机制和连坐责任制度,打破了传统执法的局限,促使整个物流链条承担起应有责任。面对司机和企业的抵抗,执法部门坚决维护法律权威,确保行动效果。配合速度限制装置的推广和运输模式的转变,马来西亚正迈向更加安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未来。这场“战争”不仅是对超载的打击,更是对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呼唤。
:
[5] paultan.org
[7] www.nst.com.my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