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护理短缺的现状与挑战
马来西亚目前面临约14,000名护士的短缺问题,护士与人口的比例为3.8:1000,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6:1000标准[1][2]。这一缺口不仅影响公共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加剧了现有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流失风险。过去,政府曾通过临时合同方式聘用护理毕业生,但这种模式缺乏稳定性,难以留住人才[1][2]。此外,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也曾引发争议,曾计划将工作时长从42小时延长至45小时,但在护士协会和国际护理理事会的强烈反对下被取消,显示出护士职业的压力和疲劳问题[3]。
政府的应对策略:从临时合同到永久聘用
为解决护士短缺,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自2025年起取消所有临时合同护士的聘用,所有新招聘的护士将获得永久职位[1][2]。这一举措旨在提升护士的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人才流失。政府还计划将每年护理学员的招募人数从1,000人增加到3,000人,并投入2,500万令吉用于培训和招聘[1][2]。预计到2030年,全国卫生部培训机构将培养约18,000名新护士,逐步缩小护理人员缺口[1][2]。
护理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训与领导力建设
除了增加护士数量,提升护理质量和职业发展同样重要。国际护理理事会(ICN)强调护理领导力在危机响应和恢复中的关键作用,推出了“护理领导力危机响应与恢复”项目,支持护士在领导岗位上的能力建设[3]。马来西亚若能借鉴此类国际经验,强化护士的领导力培训,将有助于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
护理人员压力与流失风险
护理工作压力大是导致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工作相关压力显著预测护士的离职意向[5]。马来西亚护理人员面临的高强度工作和不稳定的合同制度,曾加剧了职业倦怠。政府通过提供永久职位和改善工作条件,试图缓解这一问题[1][2]。同时,取消延长工作时间的计划,也体现了对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视[3]。
未来展望:迈向国际标准与可持续护理体系
通过扩大培训规模、提供稳定的职业保障和加强护理领导力建设,马来西亚有望逐步缩小护理人员缺口,提升护士与人口的比例,向WHO推荐的国际标准靠拢[1][2]。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质量,也能增强医疗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医疗旅游的增长,优质的护理服务也将成为马来西亚医疗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
结语:守护白衣天使,构建健康未来
解决护理短缺不仅是数字的增加,更是对护士职业尊严和福祉的全面关怀。马来西亚通过取消临时合同、扩大培训和提升职业保障,正迈出坚实步伐。唯有持续关注护士的工作环境和发展需求,才能真正守护这支白衣天使队伍,保障全民健康,迎接未来医疗挑战。
:
[3] www.icn.ch
[4] www.nst.com.my
[5] verjournal.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