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在马来西亚临床研究议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患者的声音很少被纳入决策过程。当患者被邀请参与时,往往被限制在讲述个人故事的角色,而非真正参与研究设计、执行和评估的实质性讨论中[2]。
—
患者声音缺失的现状
马来西亚的临床研究体系中,患者通常被视为研究对象,而非合作伙伴。患者参与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实质性影响力。患者的需求、体验和反馈未能有效融入研究议程,导致研究成果难以真正反映患者的利益和实际需求[2]。
这种现象不仅限制了患者的权利,也影响了研究的质量和适用性。患者的独特视角和生活经验是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提高依从性和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资源,但在马来西亚尚未被充分重视。
—
患者负担与临床试验成功的关系
国际上,患者负担(patient burden)已被视为衡量临床试验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和成本、时间、合规性等传统指标并列。减少患者负担不仅能提升试验的顺利进行,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患者负担包括试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经济压力、身体和心理负担等。若忽视这些因素,患者可能因不适应或不满而退出试验,影响数据完整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马来西亚临床研究中患者参与的障碍
—
推动患者参与的路径
– 制度创新:建立患者代表委员会,确保患者在研究议程制定、伦理审查和结果传播中的发言权。
– 教育培训:为患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关于临床研究和患者权益的培训,提升双方的理解和合作能力。
– 多元沟通渠道:利用数字平台、社区活动等多样化方式,促进患者表达和反馈。
– 减轻患者负担:设计更人性化的试验流程,考虑患者的时间、经济和心理负担,提升参与意愿和体验。
—
结语:让患者成为临床研究的真正主角
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应当是研究的核心参与者,而非边缘观众。马来西亚临床研究若能真正纳入患者声音,尊重患者权益,优化患者体验,不仅能提升研究质量,更能推动医疗体系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患者的参与,是实现临床研究价值最大化的关键一步。
:
[1] www.clinicaltrialsarena.com
[3] www.apru.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