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以四大合作推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城市建设
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布局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AI)技术,致力于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未来城市生态。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的多方合作,马来西亚正加速推进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及AI产业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从四个关键合作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一、马中携手:智慧城市试点项目落地二线城市
2025年9月,马来西亚与中国达成共识,将在怡保和槟城北海两座二线城市设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作为双方深化智慧城市合作的试点[1][2][3]。该计划被视为“生活实验室”,旨在测试并推广智能技术、节能设计以及社区导向的住宅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 智能基础设施部署:涵盖节能系统、家庭自动化、物联网(IoT)楼宇管理和智能计量。
– 数字连接服务:为居民提供综合应用程序,实现设施预订、安全监控、维护管理及社区参与。
– 借鉴中国先进经验:引入杭州“城市大脑”、深圳大数据平台等成熟解决方案,以提升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效率。
– 包容性住房模式:重点关注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实现社会公平。
此举不仅促进了技术交流,也推动了跨国政策协同,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1]。
—
二、本土AI芯片研发助力边缘计算能力提升
马来西亚本土企业SkyeChip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边缘AI处理器MARS1000,该芯片基于7纳米制程工艺,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工业4.0等场景[5]。这标志着马来西亚正式进入全球前沿AI硬件赛道,有效增强本地设备端的数据处理能力,无需完全依赖云端计算,从而降低延迟并提高隐私安全。
政府承诺投入至少60亿美元支持半导体设计及晶圆制造领域的发展,这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要一环的地位,并推动整个国家向高科技产业升级迈进[5]。
—
三、中马算力共建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协作
由超级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中马双方正在加快“算力共建”项目落地,通过技术互通和产业协作促进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享[4]。这一合作不仅涵盖硬件层面的算力建设,还涉及软件算法优化及应用推广,有助于构建更强大的区域性AI生态系统,为各类行业提供底层支撑,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
此外,此类跨境合作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知识交流,为两国政府官员搭建学习平台,共享最佳实践经验,提高整体治理水平[2]。
—
四、新加坡柔佛经济特区联动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虽然不直接属于中马双边框架,但新加坡与柔佛州联合打造的新加坡—柔佛经济特区,是东南亚跨境投资的重要示范区,对区域内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示范意义[6]。该特区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启动50个以上合作项目,包括数字化转型相关领域。这种多国、多方参与的发展模式为邻近地区如吉隆坡周边带来了宝贵经验,也间接促进了整个区域的人才流动和创新资源整合,对塑造人本型AI城市场景具有启发作用。
—
结语——迈向真正以人为核心的未来都市蓝图
通过上述四项战略性合作,马来西亚正逐步构筑一个融合先进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新型都市生态。从借鉴国际成熟案例,到自主研发核心芯片,再到强化跨境算力共享,以及借助区域经济特区带来的溢出效应,每一步都紧扣“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不仅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社会包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路径,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东南亚国家如何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更激发了对未来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节点,而是被尊重、有温度、有归属感的新型数字公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人文关怀之城。
:
[1] www.bernama.com
[2] tvbrics.com
[3] www.maycham.com
[4] cj.sina.cn
[5] www.cls.cn
[7] www.sfccn.com
[8] www.sic.gov.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