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慧城市试点项目,计划在马来西亚二线城市如怡保和北海设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这一合作是在2025年9月于中国桂林举行的东盟-中国建设部长圆桌会议期间,由马来西亚住房与地方政府部长颜国明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谈时确定的[1][2][5]。
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核心内容
双方将借鉴中国先进的城市管理平台,如杭州“城市大脑”和深圳智慧城市数据平台,推动智慧技术、节能设计及以社区为中心的住房模式在本地化环境中的应用。具体措施包括:
– 部署智能基础设施:涵盖节能系统、家庭自动化、智能计量以及基于物联网(IoT)的建筑管理。
– 数字连接服务:为居民提供集成应用程序,实现设施预订、安全监控、维护管理及社区互动。
– 绿色环保技术:引入太阳能利用、垃圾分类系统和节水技术等绿色元素[1][2]。
这些试点项目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平台,也将成为测试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2030议程下包容性发展的“活实验室”,促进中马双方在智能家居整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住房管理等方面实现互学互鉴[1][2]。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随着全球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单一国家应对方式已难以解决跨境都市挑战。中马两国通过此次合作响应联合国新型城镇议程,强调全球协作的重要性,将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纳入未来城市发展蓝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二线城市的发展水平,也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有助于打造更具韧性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1][4]。
此外,此次合作契合了马来西亚国家层面推进“2040智慧国”愿景,以及即将在吉隆坡举办的首届东南亚智慧城市博览会(SCEKL25),该博览会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新型数字未来,为区域内外科技创新者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政策协调与产业融合[3][6]。
技术融合与社会影响
通过引进并本土化改造中国成熟的大数据分析及AI算法能力,预计能够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例如交通流量优化、安全事件预测及能源消耗监控。同时,通过社区参与式设计理念,提高居民对新兴科技接受度,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型智慧生活环境。此外,这些项目还将探索适合中低收入群体负担得起且高效实用的住宅解决方案,为社会公平贡献力量[1][2]。
挑战与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但跨国合作也面临文化差异、数据安全法规不统一以及资金投入风险等挑战。如何平衡技术导入速度与本地需求匹配度,是确保项目成功关键。未来,中马双方需加强政策协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建立透明的数据共享机制,以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效果。
—
智慧新篇章:迈向共赢未来
这场跨越南海的新型伙伴关系,不仅是两国科技实力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在全球迈向碳中和和数字转型的大潮中,中马携手打造示范样板,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正如颜国明所言,“没有人被落下,没有地方被遗忘”,这份承诺昭示着一个更加包容、公平且充满希望的新城镇时代正在到来。
:
[2] thesun.my
[3] technode.com
[5] www.nst.com.my
[6] opengovasia.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