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最年轻人工智能研究者在IEEE AI-SI 2025大会获殊荣
引人注目的青年才俊
2025年8月28日,马来西亚科技大学(UTM)在吉隆坡成功举办了IEEE国际人工智能可持续创新大会(AI-SI 2025),主题为“赋能创新,迈向可持续未来”。大会汇聚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领袖,共同探讨AI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在众多亮点中,年仅17岁的马来西亚青年研究者Charanarravindaa Suriess脱颖而出,成为大会最年轻的演讲者,并凭借其在神经网络对抗鲁棒性领域的开创性论文荣获“最佳演讲者”奖[1]。
创新研究:提升神经网络的对抗鲁棒性
Charanarravindaa的论文题为《神经网络对抗鲁棒性的两阶段进化框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框架,旨在增强AI系统抵御对抗攻击的能力。对抗攻击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输入扰动,欺骗机器学习模型做出错误判断,这一问题严重威胁AI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信度。该研究通过两阶段的进化策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提高模型在面对恶意攻击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1]。
早期启蒙与快速成长
Charanarravindaa出生于柔佛巴鲁,自小对科学和计算机充满热情。小学时期便开始动手修理电脑和尝试制作小型网站,展现出非凡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15岁时提前完成学业,投身更具挑战性的科研领域。他积极参与国际黑客马拉松比赛,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办的深度学习周(DeepLearning Week),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国际视野。这些经历为他撰写并发表国际认可的学术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1]。
马来西亚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标杆
Charanarravindaa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卓越才华,也彰显了马来西亚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日益增强的竞争力。UTM作为马来西亚顶尖的科技学府,积极推动AI领域的创新与国际合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此次IEEE AI-SI 2025大会的成功举办及本土青年研究者的突出表现,进一步巩固了UTM在全球AI学术界的重要地位[1][2]。
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IEEE AI-SI 2025大会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可持续创新,强调技术进步必须服务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Charanarravindaa的研究虽聚焦于技术层面的对抗鲁棒性,但其成果对于提升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推动智能系统在医疗、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可持续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大会的主题和研究内容共同呼应了全球科技发展与可持续目标的紧密结合[1]。
未来展望:青年力量驱动科技创新
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如Charanarravindaa的崛起,为马来西亚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他们不仅掌握前沿技术,更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展现国家实力。UTM及相关机构应继续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资源和平台,激励他们在AI及其他高科技领域持续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迈向智慧和可持续未来。
—
总结:青年才俊引领AI未来
马来西亚17岁青年Charanarravindaa Suriess在IEEE AI-SI 2025大会上的杰出表现,标志着马来西亚人工智能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的创新研究不仅解决了AI安全领域的核心难题,也体现了青年科研力量的巨大潜能。UTM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摇篮,正通过支持青年学者的成长,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升级。未来,随着更多青年才俊的涌现,马来西亚将在全球AI领域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助力实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进。
:
[1] news.utm.my
[2] news.utm.my
[5] vendelux.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