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马来西亚正积极应对由此带来的就业和社会变革挑战,努力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保护就业岗位和维护人类情感连接。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战略规划,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未来劳动力结构和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人工智能浪潮中的马来西亚战略布局
2025年东盟人工智能马来西亚峰会(AAIMS25)上,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人工智能国家框架五大支柱,涵盖前瞻性政策、数字素养劳动力、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信任推进及战略性投资,旨在确保AI技术惠及全民,推动包容性经济发展[2]。首相安华强调,AI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实现“MADANI经济”——先进、包容、值得信赖且有目的经济的关键力量。
政府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推动《2026-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行动计划》,并通过公私合作及国际协作,构建繁荣的AI生态系统[3]。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云数据中心,进一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为AI应用提供强大支撑[3][4]。
就业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挑战
AI技术的普及不可避免地带来部分岗位的自动化替代,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客户服务等领域。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并未单纯追求技术替代,而是强调“灵活且具数字素养的劳动力”培养,推动劳动力转型升级[2]。通过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帮助员工掌握AI相关技术,适应新兴岗位需求。
此外,马来西亚本土研发的自主AI模型“ILMU”体现了对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尊重,强调技术应服务于人类的多元需求,维护社会的情感连接和文化认同[1][5]。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人文价值的坚守。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的双赢局面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AI领域获批投资达132.9亿令吉(约31.5亿美元),预计创造近7000个岗位[4]。森美兰高科技产业园成为投资热点,吸引全球大型科技公司和云服务商布局。随着云计算、数据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马来西亚正成为东南亚重要的AI与数据中心枢纽[4]。
这种投资不仅带来高质量就业机会,也推动本地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活力形成良性循环,为劳动力市场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技术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马来西亚的AI发展战略体现了技术进步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马来西亚不仅追求成为区域AI领导者,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容、可持续的数字经济生态。
在AI快速渗透各行各业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强调“人机协作”而非“人机替代”,努力保持人类情感和社会联系的温度。这种理念为全球AI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彰显了技术进步应服务于人的根本宗旨。
—
结语:在AI浪潮中守护就业与人文
马来西亚正以坚定的步伐迎接AI时代,既拥抱技术带来的机遇,也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全面的国家框架和具体行动,马来西亚不仅在数字经济中抢占先机,更在保护就业和维护人类情感连接方面展现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感。未来,马来西亚的经验或将成为全球在AI时代实现技术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重要范例。
:
[1] www.moomoo.com
[2] fozl.sg
[3] www.seetao.com
[4] cn.technode.com
[6] www.hkcd.com.hk
[8] iutou.net
[9] cj.sina.cn
[10] www.huaweicloud.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