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易卜拉欣强调,若不积极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马来西亚将面临落后风险。作为东盟2025年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和AI发展,以确保国家在区域乃至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2][3]。
AI与云计算政策:构建未来数字经济基础
2025年8月13日,马来西亚在东盟AI峰会上推出了《国家云计算政策》(NCCP),该政策旨在提升国家云基础设施、加强数据治理,并加快公私部门的云端应用。这一举措被视为支持AI及数字创新的基石,为建设一个具韧性、包容且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奠定基础[1][3]。
通过NCCP,马来西亚希望打造安全可靠的数据生态系统,同时促进区域合作,在AI政策、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更紧密联动。此举不仅是国内战略,也是对东盟整体数字化进程的重要贡献[3]。
五大支柱驱动包容性AI发展
安华总理提出了“人工智能民族框架”,其核心包括五大支柱:
– 前瞻性政策: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灵活法规。
– 敏捷且具数字素养的劳动力:培养能够驾驭新技术的人才。
– 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
– 推进数字信任:建立公众对技术应用的信心。
– 战略投资与公私合作:通过多方协作培育繁荣的AI生态系统[2]。
这一框架体现了“MADANI”经济理念,即让科技进步惠及所有人群,不断缩小城乡及社会阶层间的信息鸿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享科技红利[2]。
区域合作与自主创新并重
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积极推动区域内关于AI标准和跨境数据治理的一体化努力。此次峰会期间发布了《主席声明》,强调加强成员国间协作,共同应对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此外,总理还发布了本土开发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Ilmu 1.0”,支持多语言、多模态处理能力,这标志着马来西亚在自主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3][5]。
这种结合国际合作与本土研发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提升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全球科技浪潮中的话语权,同时保障技术应用符合伦理、安全和可持续原则[3][5]。
数字转型下的新挑战与机遇
尽管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80%,但如何将传统产业如交通运输升级为智能化体系仍是重大课题。例如,将高速公路升级为智能高速公路,以及构建未来导向的数据管道,都需要跨部门协调和高等教育体系配合,以培养适应新需求的人才队伍。这些都是从单纯采纳技术到实现真正“智慧国度”的关键步骤[2]。
此外,要避免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社会分裂,例如宗教传统学校学生群体的信息孤岛问题,也被列入优先解决范围,以确保全民共享信息时代红利,不致形成新的社会断层[2]。
结语——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共赢未来
面对全球人工智能革命浪潮,马来西亚深知唯有主动拥抱变革,加快布局前沿科技才能避免被边缘化。通过完善国家级战略规划、强化区域协作以及注重人才培养,该国正努力打造一个包容、公平且充满活力的智慧社会。在这条道路上,每一步都关乎国家命运,也映射出整个东南亚共同迈向繁荣稳定未来的新图景。
:
[1] www.cloudcomputing-news.net
[2] www.pmo.gov.my
[3] www.eria.org
[4] asean.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