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计划接纳约3万名孟加拉国劳工,旨在缓解劳动力短缺并推动两国劳务合作制度的改革。双方承诺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招聘体系,以保障孟加拉工人的权益,同时满足马来西亚制造业、建筑业和农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籍劳动力的需求[1][4][5]。
劳务合作背景与现状
截至2025年2月,孟加拉国籍工人在马来西亚人数已达近90万人,是该国最大的外籍劳动力群体。这些工人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种植园及服务行业,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1][4]。然而,长期以来,两国间的劳务招聘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不透明操作、中介剥削以及部分非法滞留等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和批评[2]。
为此,2025年8月初,孟加拉政府首席顾问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访马期间,与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深入讨论了改革方案。双方一致同意清理现有招聘流程,提高透明度和效率,从根本上减少中介环节中的腐败与剥削行为,使得招募过程更便捷且公平[1][4]。
新一轮招募计划及其意义
此次宣布接纳约3万名孟加拉新工人,是针对此前因疫情及政策调整导致大量合格申请者未能及时入境而采取的重要补救措施。这批“被遗留”的申请者将获得优先录用机会,有助于缓解当前部分行业的人手紧张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两国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5]。
此外,这一举措还回应了国内外对移民权益保护的呼声。通过建立更规范、更公开的招聘机制,不仅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提升雇主对正规渠道用工的信心,从而减少非法就业和相关社会问题[1][2][4]。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双方承诺改善制度,但实际执行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如何有效监管庞大的跨境劳务市场、防止黑市交易和中介欺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马来西亚政府计划从2026年起将外国劳动力比例从15%降至10%,这可能限制未来引进外籍工人的规模,对依赖廉价外国劳力产业构成压力[3]。
因此,两国需要持续加强沟通协调,在确保经济发展需求与移民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应推动技术培训与技能提升,提高本地劳动者竞争力,以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此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跨部门协作,也是保障新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结语:共筑公平互利的新篇章
此次约3万名孟加拉新工人的引进,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象征着两国在人力资源合作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打造更加公正透明、尊重人权的跨境就业环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繁荣,也为数以百万计寻求更好生活机会的人们带去希望。这场改革若能持续推进,将成为区域内典范,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宝贵经验。
:
[1] hrsea.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
[2] andyjhall.org
[3] www.scmp.com
[4] www.bernama.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