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题背景:国会将讨论校园欺凌防治与马来西亚监察专员现状
近期,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Dewan Rakyat)将重点讨论两项重要议题: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以及马来西亚监察专员(Ombudsman Malaysia)的现状。这反映出政府对社会安全和公共监督机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保护青少年权益和提升公共服务透明度方面的努力。
—
校园欺凌防治:法律修订与社会响应
法律层面的强化
2024年12月,马来西亚国会通过了《刑法典修正案2025》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025》,针对校园欺凌(包括身体欺凌和网络欺凌)设立了更严格的法律条款。这些修正案于2025年7月正式生效,标志着政府在打击欺凌行为上的决心和行动力[1][5]。
新法引入了507B至507G条款,明确规定了对威胁、侮辱、诽谤等旨在造成受害者情绪困扰或恐惧的行为的惩罚措施,特别强调了未经允许传播个人信息(doxing)作为严重犯罪,最高可判处三年监禁[1]。这些法律的实施旨在加快司法程序,提高对欺凌行为的惩处效率,保护儿童、青少年及其他易受伤害群体的权益。
社会与教育系统的呼声
人权委员会(SUHAKAM)对近期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表达了深切关注,呼吁政府建立正式的儿童偏差行为转介政策(Diversion Policy),通过教育、辅导和行为支持等社区项目,替代传统刑事司法程序,减少对儿童的刑事化和社会污名[2]。
SUHAKAM强调,学校应加强积极的行为支持系统,确保学生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服务,并提升教师在冲突解决和创伤知情教育方面的能力。这种以恢复性和康复性司法为核心的转变,更符合儿童的最佳利益和人性化原则[2]。
教育法修订与欺凌防控
2025年7月底,国会通过了《教育法修正案2025》,将义务教育范围扩大至中学阶段,明确规定家长必须为子女报名入学,否则将面临罚款或监禁[4]。此举旨在确保所有儿童接受完整教育,间接减少因辍学导致的社会问题,包括欺凌。
教育部长法德丽娜·西迪克指出,修正案的精神在于强化教育责任,而非单纯惩罚。政府也在推动未注册教育机构的登记,以便统一课程标准和有效管理欺凌问题[4]。
—
监察专员现状:监督机制的挑战与期待
马来西亚监察专员作为公共服务监督机构,肩负着保障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透明、公正运作的职责。国会此次讨论监察专员的现状,反映出对该机构功能发挥及独立性的关注。
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但此议题通常涉及监察专员的权力范围、资源配备、案件处理效率及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协调机制。强化监察专员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公共行政的问责性,保障民众权益,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公共服务失误或滥用职权的投诉时。
—
逻辑递进:从法律到社会,从教育到监督
—
结语:构筑无欺凌社会的多维路径
校园欺凌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教育和公共治理的综合挑战。马来西亚国会对欺凌防治和监察专员现状的讨论,体现了国家在构建安全、包容和公正社会环境上的多维努力。法律的严格执行、教育的全面覆盖、社会支持的完善以及监督机制的强化,构成了防治欺凌的坚实基石。
未来,唯有各方协同合作,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社会关怀,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尊重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的愿景。
:
[2] suhakam.org.my
[4] asianews.networ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