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革热病例大幅下降,警惕疫情反弹风险
2025年马来西亚登革热病例显著减少,截至7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32,299例,比去年同期的78,068例下降了58.6%。死亡人数也从去年的65人降至今年的21人,显示出疫情控制取得明显成效[1]。
然而,卫生部长拿督斯里杜兹克弗利·艾哈迈德强调,这一数据虽令人鼓舞,但公众不能因此松懈。他指出,全球登革热病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从2000年的50万多例激增至2024年的1430万例,增长超过28倍。马来西亚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仍面临严峻挑战[1]。
各州表现与防控措施
沙捞越州表现尤为突出,今年前七个月报告365例,比去年同期1235例减少70.44%,且无死亡病例。这一成绩得益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积极参与及有效防控策略。尽管如此,当地官员提醒登革热仍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因为患者多为劳动年龄人口,其病假造成生产力损失不容忽视[2]。
雪兰莪州同样实现66.1%的病例下降,从去年同期40,313例降至13,685例。该州公共卫生部门联合地方当局、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包括清理积水、宣传教育和疫区监测等。此外,当地官员呼吁居民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驱蚊剂,并特别提醒30岁左右有基础疾病者对发烧症状保持警惕,以免延误治疗[3][4]。
公众不可掉以轻心
尽管整体数据向好,但专家普遍认为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一方面,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加剧蚊虫滋生环境;另一方面,人群流动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卫生部长在全国大型清洁活动“Gotong-Royong Mega Perangi Aedes 1.0”中强调,全民参与是遏制登革热关键,每个人都应持续保持环境整洁,不给蚊虫繁殖留下空间[1]。
此外,应加强对高危地区的监测与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一波疫情。同时,通过教育提升民众自我保护意识,使预防成为日常生活习惯,而非临时应急行为。
总结:巩固成果 持续战斗
马来西亚今年前半年的登革热大幅下降,是各级政府、社区及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的体现。然而,在全球疫情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并非终点,而是继续奋战的新起点。只有坚持科学预防、全民动员和精准治理,才能真正将这场“隐形杀手”控制住,为国民健康筑起坚实屏障,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目标。
:
[4] www.bernama.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