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腾飞的双翼:联邦支持与自主发展之道
破局之路:当地方雄心遇上国家力量
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版图上,砂拉越正上演着令人振奋的蜕变故事。这片占全国面积近四分之一的热土,正在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默契配合下,书写着区域发展的新篇章。砂拉越首席部长阿邦佐哈里提出的”联邦支持论”,绝非简单的政治表态,而是揭示了地方发展的深层逻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自主创新,也要借力国家。
资金动脉:联邦输血激活发展动能
翻开砂拉越的基础设施建设图景,处处可见联邦资金流动的痕迹。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59亿令吉的专项拨款犹如及时雨,滋润着这片渴望发展的土地。这笔资金正转化为:
– 1000余个联邦基建项目中,已有超百项圆满竣工
– 400多个项目进度超前,展现出砂拉越速度
– 28.96亿令吉土地征用资金将打通792个项目的”最后一公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联邦将砂沙两州的特别拨款翻倍至6亿令吉,这笔资金如同发展的催化剂,加速着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从第二主干道到沙砂连接路,每一条延伸的公路都是联邦与地方共同绘就的发展线条。
政策交响曲:中央与地方的默契共舞
砂拉越的”后疫情发展战略2030″(PCDS 2030)如同一部宏伟交响乐,而联邦政策则是不可或缺的协奏部分。这种政策协同体现在:
– 民都鲁港运营权的移交,让能源枢纽焕发新生
– 工程局获准自主管理5000万令吉以下项目,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 天然气聚合商资格的确认,强化了能源话语权
这种”放管服”改革不是简单的权力下放,而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治理创新。联邦政府承认砂拉越技术部门资质的那一刻,实则是向地方政府投下了信任票。
自主与协作:发展的辩证法
砂拉越在争取MA63框架下权益的同时,也深谙合作之道。这种平衡艺术体现在:
– 通过石油税等渠道增强财政自主能力
– 利用州属银行等机构创新融资模式
– 在重大基建项目上保持与联邦的紧密磋商
这种”自主而不孤立”的发展哲学,让砂拉越既守护了地方利益,又获得了国家支持,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发展范式。
面向未来:共绘发展同心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砂拉越发展仍面临三重挑战:
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延续”联邦支持+地方自主”的双轮驱动模式。当州政府的创新精神遇上联邦政府的资源支持,砂拉越的发展故事必将更加精彩。这不仅是区域发展的成功样本,更是马来西亚多元治理的生动实践。
结语:同舟共济向蔚蓝
砂拉越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地方繁荣与国家支持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就像婆罗洲雨林中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州与联邦的良性互动,正在孕育着发展的无限可能。当阿邦佐哈里强调联邦支持的重要性时,他实际上是指向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在这条路上,自主权不是封闭的围墙,而是开放的桥梁;联邦支持不是施舍的恩惠,而是共同的投资。这样的发展智慧,或许正是砂拉越送给马来西亚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