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再起香江畔,数字金融弄潮儿
香江之畔,资本风云变幻,吸引着众多企业前来逐浪。这一次,站在聚光灯下的是一家专注于产业数字金融的平台——中企云链。它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意欲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一路走来,不仅有亮眼的业绩支撑,更有金蝶、赛富等知名股东的身影,这使得它的港股冲刺之路备受关注。
供应链上的“信用穿梭机”:中企云链的业务解析
中企云链的核心业务,简单来说,就像是在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搭建了一座“信用穿梭机”。它主要提供确权及保理、场景数字业务以及其他生态业务三大板块服务。其中,确权及保理业务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基于“云信”的服务。
信用穿梭机的运作模式
想象一下,在一个大型企业的供应链条上,一级级的供应商为核心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随之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于这些中小微供应商而言,应收账款往往意味着资金被占用,融资困难。中企云链的“云信”服务,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而生。它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将这些应收账款转化为可在线拆分、流转、融资的电子凭证,也就是“云信”。供应商持有“云信”,可以在平台上向合作的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将未来的应收变成当下的可用资金,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这种模式的妙处在于,它有效盘活了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并将其传递给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的数据化管理,金融机构也能更清晰地了解交易背景和风险状况,从而更愿意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而且成本更低。
多元化的业务布局
中企云链的场景数字业务则更进一步,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在特定业务场景(如租赁、采购)中的数据,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申请。而其他生态业务则涵盖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服务,不断拓展其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边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取得的融资总额计,中企云链在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2.9%。在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领域,无论是独立平台还是非独立平台,中企云链在确权应收账款金额和获得的融资总额方面都位居榜首,市场份额分别为14.2%和15.0%。在独立数字应收账款确权平台中,其市场份额更高达29.5%和32.6%。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中企云链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业务影响力。
业绩增长的“加速度”与股东结构的“星光璀璨”
中企云链的业绩增长也为其港股冲刺增添了底气。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中企云链的营收从6.52亿元增长至9.91亿元,毛利也从5.72亿元攀升至9.5亿元。年内利润同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从2022年的约0.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1.57亿元。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是对其商业模式有效性的有力证明。在保持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中企云链的毛利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与其专注于高利润率的“云信”业务有关。
股东背景的独特优势
除了自身的业绩增长,中企云链的股东背景也颇为引人注目。公司成立之初,便由中国中车、中国铁建、中国船舶等七家央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蝶软件、赛富基金等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拥有豪华的股东阵容。金蝶作为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服务商,其在企业级市场的资源和技术实力,无疑能为中企云链带来协同效应。赛富作为知名的投资机构,其资本运作经验和行业洞察力,也能为中企云链的发展提供支持。这种央国企与民营资本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使得中企云链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了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产业链。
虽然期间部分央企股东因自身战略调整等原因退出了股东行列,但中企云链依然拥有强大的股东阵容,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云顶资产是中企云链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1089%,其背后实际控制人为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此外,天津经开区国有投资、华舆国创基金等也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
挑战与机遇并存:上市之路的“攻坚战”
尽管有着亮眼的业绩和强大的股东背景,中企云链的港股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3年10月,中企云链就曾首次递交招股书,但时隔一年半后才再次更新招股书,这其中可能经历了市场的审慎评估和自身的调整优化。
市场竞争与技术挑战
产业数字金融市场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核心产品“云信”的服务模式存在一定的可复制性,随着竞争对手的进入,市场竞争可能加剧。此外,作为一家涉及大量企业数据和金融信息的平台,信息安全和合规性也是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任何数据泄露或不当使用都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并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在技术层面,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底层技术的支持。如何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构建更高的技术壁垒,是中企云链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然而,挑战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国家层面对于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大力支持,为中企云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企云链的董事长刘江曾指出,未来产业金融将是“数字化+平台化”的发展路径,通过平台化能够有效解决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中企云链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践行者。
随着实体经济对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中企云链所处的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凭借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成熟的业务模式和强大的股东支持,中企云链有望在港股市场获得更多关注,并通过上市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数字金融的“星辰大海”
中企云链冲刺港股,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运作,更是中国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它所探索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金融的广阔前景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产业数字金融将迎来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中企云链能否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都取得更大的成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它的故事,或许会为更多处于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