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背后的策略:纳吉放弃传召总警长的深层原因
审判中的关键转折
在马来西亚政坛和法律界,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涉及的“一马发展公司”(1MDB)贪污案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这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每一个进展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近日,辩方决定不再传召全国总警长丹斯里拉扎鲁丁·胡赛因作为辩方证人,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猜测。
意料之外的转变
此前的消息显示,纳吉的辩护团队曾努力争取总警长出庭。内政部也为此提出了撤销传票的申请,认为警方在4月14日收到传票时,并未被告知总警长为何需要出庭作证,因此要求更多时间来正式申请撤销法庭的传票命令。这种来回的法律角力,让总警长是否会出庭成为庭审中的一个小插曲。然而,就在人们以为法庭将审理内政部的撤销申请时,辩方却主动宣布不再传召总警长。
证人选择的策略
纳吉的首席辩护律师丹斯里穆罕默德·沙菲·阿卜杜拉解释了原因。他表示,他曾面试了一名原本打算代替总警长出庭的警官,但对该警官的证词并不满意。沙菲认为,这位警官的知识是“后天习得”的,并非第一手资料,因此传召他将浪费法庭时间。他进一步表示,辩方将不再传召任何警队证人,而是通过提交书面陈词来呈述他们的论点。这一说法似乎是放弃传召总警长的直接原因。
书面陈词的重要性
辩方决定不再传召警队证人,他们的论点将主要通过书面陈词来呈现。在审判的最后阶段,控辩双方都会提交详细的书面陈词,总结案情,分析证据,并提出各自的法律论点。这份书面陈词将是辩方说服法官的关键。
结案临近的信号
辩方不再传召总警长的决定,以及辩方律师表示将转为提交书面陈词,都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辩方正在为结案做准备。在经历了漫长的庭审后,双方都在努力将案件推向尾声。法庭已经设定了提交书面陈词的日期。
结论
纳吉的1MDB案复杂而庞大,涉及诸多人物和错综复杂的交易。辩方放弃传召总警长,只是这场漫长法律战中的一个最新进展。这个决定背后的确切考量,可能只有辩方团队自己最清楚。但无论如何,这一举动无疑为庭审的进程带来了新的变化,也让人们更加期待最终的判决。随着审判进入尾声,公众的目光将更加聚焦于法庭上呈现的证据和法律论辩,以及法官将如何权衡各方观点,做出最终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