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与东帝汶签署农村发展合作备忘录
2025年10月28日,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农村及区域发展部长阿末扎希·哈米迪与东帝汶外交部长本迪托·多斯桑托斯·弗雷塔斯在吉隆坡签署了一份关于农村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MoU)。该协议旨在促进双方在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联合行动,推动东帝汶农村地区的经济机会扩展[1][2]。
马来西亚农村发展经验的分享与合作内容
马来西亚将分享其在数字创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方面的丰富经验,协助东帝汶构建更强大且包容的农村经济体系。阿末扎希指出,马来西亚农村发展历经六十年才达到现有水平,希望东帝汶能在三十年内实现类似进步[1][2]。
为此,马来西亚已派遣代表团赴东帝汶,识别双方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的合作潜力。此外,马来西亚计划举办“培训培训师”(Training of Trainers)项目,邀请东帝汶官员来马学习,同时派遣高级官员访问东帝汶,促进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2][4]。
投资与私营部门合作的前景与挑战
马来西亚不仅提供技术援助,还积极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双方正就马来西亚投资者与东帝汶企业的合作进行磋商,尽管外资投资和激励政策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1][5]。这表明双方合作不仅限于政府层面,更延伸至经济和商业领域,助力东帝汶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东帝汶加入东盟背景下的合作意义
此次合作备忘录签署恰逢东帝汶正式成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东帝汶总理卡伊·拉拉·萨纳纳·古萨芒在第47届东盟峰会上签署加入宣言,标志着东盟近三十年来首次扩员[1][8]。东帝汶外交部长弗雷塔斯表示,此次合作体现了两国间真正的合作精神,期待借助马来西亚的经验惠及东帝汶人民[1]。
马来西亚农村发展模式的借鉴价值
马来西亚农村人口比例从1957年的93%下降至2025年的24.7%,这一结构性转变为东帝汶提供了可复制的蓝图。马来西亚通过系统规划和多元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这对东帝汶这样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5]。
未来展望与合作深化
随着双方合作的推进,预计将有更多技术交流、人才培训和投资项目落地,推动东帝汶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的升级。马来西亚的经验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涵盖了政策制定、社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东帝汶农村振兴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此外,马来西亚与东帝汶还签署了电信和媒体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两国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流通方面的联系,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6]。
—
结语:合作开启东帝汶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马来西亚与东帝汶的农村发展合作不仅是两国关系深化的体现,更是东盟区域内南南合作的典范。通过分享经验、技术支持和促进投资,东帝汶有望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马来西亚的成功经验为东帝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双方携手共进,将为东南亚地区的农村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
[2] www.bernama.com
[3] www.nst.com.my
[4] www.bernama.com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