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
当马来西亚接过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接力棒,印度总理莫迪以一场跨越时空的虚拟连线,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东盟与印度的伙伴关系,不仅没有因地理距离而疏远,反而在变局中愈发紧密。这一姿态背后,是印度对东南亚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也是两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寻求共同利益的务实选择。
莫迪的“虚拟出席”:信号大于形式
尽管因国内重要节日排灯节(Diwali)无法亲赴吉隆坡现场参会[2],但莫迪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东盟峰会及东盟-印度峰会[1][3],这一安排本身便是一种外交表态。他主动致电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祝贺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1][4],并明确表示期待以线上方式参与相关会议[1][5]。这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外交礼仪,既体现了对东道主的尊重,也凸显了印度对深化与东盟关系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在通话中特别强调“进一步强化东盟-印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这并非客套话——近年来,“向东行动”(Act East)政策已成为印度外交的核心支柱之一。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安全对话,印度试图在印太地区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而马来西亚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和区域重要经济体之一自然成为关键伙伴。
为什么是现在?区域格局与共同利益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加剧:中美博弈持续、俄乌冲突外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抱团取暖”成为许多中等国家的现实选择。对于印度和东盟而言更是如此——双方都希望在大国竞争中保持战略自主性同时又能从多边合作中获取实际利益。
从经济角度看:尽管此前有消息称美印可能借此次峰会宣布贸易框架协议(甚至可能降低美国对印关税)[1]但最终并未落地;而从安全角度看:南海问题、缅甸危机等地区热点仍需集体应对;此外气候变化、数字治理等新兴议题也需要跨国协作……所有这些都使得加强双边及多边机制变得尤为迫切。
而对于马来西亚来说:作为今年轮值主席国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推动区域内团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邀请像中国、美国这样大国领导人参会固然重要但同样需要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尤其是近邻大国如中国和南亚巨人如新德里这样重量级玩家支持才能彰显其领导力与包容性因此马方也多次表态将致力于加强马印双边关系并推动整个东南亚与新德里之间更紧密合作[3]。
务实合作:超越口号走向行动
虽然高层会晤往往充满象征意义但真正检验伙伴关系成色的还是具体成果与合作项目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
– 互联互通:“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三边公路项目”等跨境基础设施计划持续推进;
– 经贸往来:2022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且增长势头良好;
– 人文交流:“数字丝路”“青年领袖计划”等项目促进民间互动;
– 安全对话:“马拉巴尔军演”“反恐情报共享机制”逐步建立……
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表明双方已经从单纯的政治互信转向全方位立体化协作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符合当前全球化碎片化背景下中小国家追求韧性发展的需求。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例如某些成员国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或者内部发展水平差异导致政策协调难度加大等问题都可能影响进程但只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并通过灵活务实的沟通渠道相信能够找到最大公约数。
未来展望:构建更具韧性的亚洲共同体
站在历史十字路口回望过去几十年亚洲经历了从战乱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大转变如今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避免被大国竞争裹挟如何在保护自身利益同时促进区域稳定发展成为摆在每个国家面前必答题对此我认为:
首先需要承认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与社会制度选择;
其次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排他性集团;
再次要注重实效将宏大愿景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项目;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那就是始终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让普通民众真正感受到合作带来的红利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持久支持与认同……
正如一位资深外交官所言:“真正的伙伴关系不是写在纸上的承诺而是风雨同舟时的相互扶持。”或许这正是本次峰会留给世人最宝贵的启示吧!
—
结语: 山海相连,命运与共
当莫迪透过屏幕向吉隆坡会场致以问候时,他代表的不仅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声音,更是整个南亚次大陆对于和平发展繁荣稳定最朴素的向往;而当安瓦尔·易卜拉欣热情回应时,他也传递出整个东南亚渴望平等对话互利共赢的心声……山海或许可以阻隔脚步却无法阻挡心灵相通只要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信未来属于那些敢于拥抱变化勇于开创先河的国家与人民让我们拭目以待!
:
[3] www.oananews.org
[4] thecradle.co
[5] www.pib.gov.in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