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坚韧号船队面临威胁,马来西亚强烈谴责并呼吁安全通行
近期,全球坚韧号(Global Sumud Flotilla,简称GSF)在地中海航行,携带紧急人道援助物资前往加沙,遭遇以色列无人机的多次威胁和攻击。马来西亚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要求确保船队及其参与者的安全和无阻通行,强调此次行动的合法性和道义必要性。
—
全球坚韧号船队的使命与挑战
全球坚韧号船队由近70艘船只组成,载有超过1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其中包括34名马来西亚人。船队携带食品、药品及和平信息,旨在突破对加沙的封锁,向当地居民提供急需的人道援助。该行动计划于本月底抵达加沙水域,象征着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的关注与支持[1][2]。
然而,船队在航行过程中遭遇了严峻的安全威胁。以色列无人机多次在低空盘旋,间隔约10分钟发动攻击,部分无人机甚至在空中爆炸。此外,船队还遭受了空袭和疑似化学液体攻击,导致部分志愿者出现面部和眼睛疼痛,通信设备也受到干扰[3][6]。尽管如此,参与者士气依然高昂,坚决完成使命。
—
马来西亚的立场与行动
马来西亚外交部发表声明,明确谴责针对全球坚韧号船队的暴力威胁,呼吁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为,保障船队安全无阻通行。声明重申,这是一项合法且道义上不可或缺的和平人道主义任务,尤其是在巴勒斯坦地区持续发生种族灭绝和饥荒的背景下[1][2]。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哈米迪也表示,将与所有34名参与者保持联系,确保他们的安全,并传达政府对这次人道使命的全力支持。他强调,这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关怀,更体现了马来西亚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人道责任[3]。
—
以色列的阻挠与国际法争议
以色列方面要求船队“靠岸并转运”援助物资至其控制的阿什克隆港,这被全球坚韧号视为延续对加沙非法封锁的手段。自2025年5月以色列宣布解除“全面封锁”以来,实际允许进入加沙的援助车辆数量远低于联合国估计的需求量,严重影响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5]。
国际人权组织如国际特赦组织和人权观察均谴责以色列的行为违反国际法,阻碍公正无偏的人道援助。全球坚韧号指出,以色列将和平人道行动污名化为“违法行为”,为对船队采取暴力行动制造借口,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5]。
—
人道主义使命的意义与未来展望
全球坚韧号不仅是一场物资运送行动,更是国际社会对加沙人民苦难的声援。它突破了封锁的物理障碍,也挑战了政治与军事的限制,传递出和平与正义的强烈信号。马来西亚的坚定支持体现了其对国际人权和人道主义原则的承诺。
尽管面临无人机袭击、化学攻击和通信干扰,船队成员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决心,彰显了人类面对压迫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未来,国际社会需加强对类似人道行动的保护,推动解除对加沙的非法封锁,确保援助能够顺利抵达受困民众手中。
—
结语:坚韧不拔的人道之航
全球坚韧号船队的航行,是对加沙封锁的有力回应,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诠释。马来西亚的谴责与支持,不仅是对船队安全的呼吁,更是对正义与和平的坚守。面对威胁与阻挠,船队的坚持提醒我们:在黑暗中,光明依然存在;在压迫下,人性依然闪耀。未来的航程,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也呼唤着更多的国际关注与行动。
:
[1] thesun.my
[2] www.bernama.com
[3] thesun.my
[4] www.bernama.com
[7] www.thevibe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