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首批本地混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交付KLIA
2025年9月,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成功向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交付了马来西亚首批本地混合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标志着该国在航空燃料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7]。这批SAF将用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每日晚间从吉隆坡飞往伦敦的MH2航班,时间跨度为9月1日至16日[1][7]。
—
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意义与技术背景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一种通过生物质或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生产的航空燃料,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符合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计划(CORSIA)的要求[1]。此次PETRONAS生产的SAF获得了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ISCC),确保其环保标准和碳减排效果[1]。
PETRONAS在其本地混合设施完成了SAF的调配,并通过马来西亚炼油公司(MRCSB)的多产品管道直接输送至KLIA,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整合和燃料的及时供应[1]。这不仅展示了PETRONAS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的成熟能力,也为未来规模化供应奠定了基础。
—
产业合作与国家战略推动
此次SAF的交付是马来西亚航空集团(MAG)与PETRONAS合作的成果,双方致力于推动航空业的碳减排目标。MAG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Philip See表示,马航计划到2025年大幅增加SAF的使用比例,助力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承诺[2]。
马来西亚机场管理局总经理Dato’ Mohd Izani Ghani强调,KLIA作为国家主要航空枢纽,已获得机场碳认证三级(Level 3 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此次SAF的引入进一步巩固了机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1]。他指出,机场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绿色生态系统,将支持马来西亚实现净零目标,保障航空枢纽的韧性和未来竞争力。
此外,国家航空工业协调办公室与国际贸易与工业部牵头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联合马航、PETRONAS及其他政府部门,推动SAF的推广和产业链建设[2]。这体现了政府层面对绿色航空燃料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系统规划。
—
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PETRONAS CEO Azrul Osman Rani表示,作为航空燃料的重要供应商,PETRONAS将持续探索绿色能源技术,包括新建和改造生物炼油厂,以及现有设施的共加工技术,以确保SAF的稳定供应[2]。这不仅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也为马来西亚能源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马航此前已成功完成多次SAF试飞,包括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航班,使用由芬兰Neste公司生产的38%混合比例SAF[3]。这些试点项目为常规航班使用SAF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技术成熟和商业模式的探索。
根据报道,马来西亚预计将在2025年底开始国内商业化生产SAF,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提升能源自主性[5]。
—
绿色航空燃料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SAF被视为航空业减碳的关键途径,但其推广仍面临成本高、原料供应有限、生产技术复杂等挑战。PETRONAS通过本地混合和管道输送的创新模式,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供应风险,为行业树立了示范[1]。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SAF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市场接受度将提升。马来西亚作为区域航空枢纽,借助PETRONAS和马航的合作,有望成为东南亚绿色航空燃料的先行者,推动区域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
结语:迈向绿色航空新时代
PETRONAS向KLIA交付首批本地混合SAF,不仅是技术和供应链的突破,更是马来西亚航空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政府、企业和机场的协同努力,马来西亚正积极构建低碳航空生态系统,助力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
这次成功交付彰显了创新与合作的力量,也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SAF的普及和技术成熟,绿色航空将不再是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马来西亚正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迎接更加环保、智能的航空新时代。
:
[1] www.petronas.com
[8] www.nst.com.my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