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被敦促以生活方式医学引领东盟抗击非传染性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NCDs)在马来西亚的严峻形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报告,非传染性疾病(NCDs)占马来西亚死亡人数的74%,主要影响35至64岁的生产年龄群体[1]。这类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等,若不加以控制,将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国家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1]。
马来西亚低收入群体(B40)中NCDs的流行尤为突出。Peka B40健康筛查数据显示,近70%的参与者至少患有一种非传染性疾病[4]。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旨在为约690万名Sumbangan Tunai Rahmah(STR)现金援助受益者提供免费健康筛查,但截至2025年5月,仅有160万人参与,显示出项目推广和参与度仍有待提升[1][5]。
生活方式医学:抗击NCDs的关键路径
生活方式医学强调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管理等行为改变,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与传统依赖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的模式不同,生活方式医学更注重根本原因的干预和长期健康管理。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被呼吁在区域内率先推广生活方式医学,带动邻国共同应对NCDs的挑战。通过强化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和政策支持,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能够有效降低NC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马来西亚现有举措与挑战
马来西亚卫生部旗下的ProtectHealth公司负责协调和管理多项医疗融资计划,包括Peka B40、Madani医疗计划及医院服务外包项目[1]。这些计划通过与私营诊所、政府医院和实验室合作,扩大筛查覆盖面,并开展社区外展和上门服务,确保高风险和低收入群体不被遗漏[1]。
然而,尽管提供了便利的筛查和医疗资源,公众主动参与度不足仍是阻碍NCDs防控的关键问题。缺乏健康意识和行为改变意愿,使得“沉默的健康危机”持续存在[1]。
东盟区域合作的潜力与必要性
东盟国家普遍面临NCDs负担加重的趋势,区域合作在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政策协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马来西亚若能以生活方式医学为核心,推动区域健康战略,将有助于:
– 建立统一的NCDs防控标准和指南
– 促进跨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项目
– 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和社区健康网络建设
– 推动健康生活环境和政策支持,如控烟、健康饮食推广等
未来展望与行动建议
结语:以生活方式医学引领健康未来
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马来西亚乃至东盟地区公共卫生的最大挑战之一。唯有转变传统医疗模式,积极推广生活方式医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NCDs的蔓延。马来西亚具备政策基础和医疗资源优势,应勇担区域领导角色,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携手东盟国家共筑健康未来。这不仅是对国民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
[2] www.nst.com.my
[3] test-cms.who.int
[4] www.nst.com.my
[5] www.bernama.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