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低迷只是短暂现象: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马来西亚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经历了一段明显的低迷期,尤其是主板上市企业中,有四家新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引发投资者关注和担忧[3]。然而,多位市场专家普遍认为,这种IPO活动的放缓属于短期调整,未来仍有望恢复活力并实现增长[1][3]。
—
一、IPO市场当前表现及挑战
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股票市场波动加剧,富时大盘指数(FBM KLCI)下跌6.7%,日均交易量也从2024年下半年的30亿令吉降至25亿令吉[1]。同期,共有37宗IPO完成,总融资额约42亿令吉,其中主板仅6宗,其余多集中在ACE和LEAP板块[1]。
尽管数量不少,但部分新上市公司表现不佳,如Pantech Global、Chemilite Innovation等几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平均下跌超过11%[2][3]。这反映出本地投资者信心不足,对新兴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的热情有限,使得部分创业公司的“上市梦”变成了“噩梦”[2]。
此外,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创业生态系统面临诸多瓶颈,包括资金支持不足、后续发展乏力以及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的接受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IPO后的持续成长动力[2]。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紧张局势曾对资本市场造成压力,但近期随着贸易谈判趋于明朗化,相关风险有所缓解,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1][5]。
– 利率与税收政策
马来西亚扩展销售服务税(SST)的范围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但相对宽松的利率环境为流动性提供支撑,有助于缓冲负面影响并促进股票交易活跃度提升[1][4]。
– 投资者结构变化
本地散户及机构投资者对于新兴行业和中小市值公司的兴趣有限,更倾向于传统蓝筹或大型科技股,这导致小型IPO项目难以获得足够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其二级市场表现和估值稳定性[2][5]。
– 国际资本流向
尽管全球主要指数处于高位,但全球IPO活动整体仍显疲软,一些欧洲大型公司选择私募替代公开发行,以规避复杂监管及估值压力。这种趋势间接反映出全球买方对经济前景存在一定担忧,也限制了跨国资金进入新兴市场的新股认购热情[5]。
—
三、未来展望:短暂调整后的回暖可期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2025年下半年乃至更长远时间内马来西亚IPO市场的发展潜力:
– Bursa Malaysia目标乐观
马银行投行区域负责人Raymond Chooi预计全年可达成60宗上市目标,并认为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及利率环境改善,下半年将迎来更多优质项目登陆资本市场,从而推动整体活跃度回升。[1]
– 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
亚洲能源转型计划正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为Bursa Malaysia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企业有望成为未来重点吸引资金的对象。[4]
– 政策支持与改革空间
政府和监管机构正积极完善法规体系,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为营造健康稳定的融资环境奠定基础。这将增强国内外投资人参与意愿,提高二级市况稳定性。[4]
—
四、总结:理智看待当前低迷,把握长期机遇
虽然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IPO出现一定程度放缓且部分个案表现不佳,但这更多体现为阶段性的调整,而非结构性衰退。宏观经济逐步复苏、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产业升级趋势明确,都为后续资本运作注入强劲动力。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应更加注重自身基本面建设和持续盈利能力,以赢得更广泛认可;对于投资人,则需理智评估风险与价值,不盲目追涨杀跌,共同推动本土资本生态走向成熟稳健。在这一过程中,“沉寂”只是为了积蓄力量,“爆发”终将到来。
:
[2] cmrindia.com
[5] ionanalytic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