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规背景:马来西亚反垃圾商业电子信息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马来西亚面临着垃圾商业电子信息(Unsolicited Commercial Electronic Messages,简称UCEM)激增的挑战。据统计,2021年至2025年间,相关投诉数量激增近200%。这些未经请求的商业信息不仅扰乱用户体验,更带来隐私泄露、诈骗、网络钓鱼及其他网络安全风险。为此,马来西亚通信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于2025年8月13日启动了针对UCEM的新监管框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填补现有法律空白,强化消费者保护,规范数字营销行为[1][2][3][4]。
关键法规内容与定义解析
此次拟议的监管框架基于2025年修订的《通信与多媒体法案》第233A条款,明确禁止任何人发送、促使发送或授权发送UCEM。该条款尚待部长指定生效日期,届时将成为打击垃圾商业信息的法律利器[1][2]。
框架中对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
– UCEM:未经收件人同意发送的商业性质电子信息,包括短信、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
– 发送者与接收者:界定信息的发出方与接收方,明确责任主体。
– 地址收集与字典攻击:指通过非法手段收集电子地址或利用自动化工具批量发送垃圾信息的行为[1]。
监管框架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拟议框架旨在建立一套清晰且可执行的规则,具体措施包括:
– 发送前必须获得用户同意:任何商业电子信息发送前,必须取得接收者明确同意,防止未经授权的骚扰。
– 发送者身份明确:所有商业信息必须清楚标示发送者身份,增强透明度,便于追责。
– 简便且无成本的退订机制:接收者应能轻松、免费地选择退出接收商业信息,保障用户自主权[5]。
– 数据采集与营销策略调整:企业需重新审视其数据收集方式,确保符合新规要求,避免因违规而受罚[2]。
此外,MCMC计划将该框架发展为配套的附属法规,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支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2][4]。
公众参与与行业影响
MCMC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至27日,广泛邀请行业从业者、消费者团体、立法者及公众参与,体现了政策制定的透明性与包容性[3][4]。
一旦实施,监管框架将深刻影响马来西亚的数字营销生态:
– 企业必须严格审查其营销活动是否涉及马来西亚用户,调整策略以符合法规。
– 违规发送UCEM的行为将面临法律制裁,促使市场更加规范。
– 消费者权益得到更有效保护,减少垃圾信息带来的困扰与风险[2][3]。
结语:迈向更安全可信的数字环境
马来西亚MCMC提出的反垃圾商业电子信息监管框架,既是对日益严峻网络环境的积极回应,也是数字经济成熟的必然要求。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强化用户同意机制和简化退订流程,框架不仅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为企业树立了合规标杆。未来,随着法规的落地实施,马来西亚有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且高效的数字通信生态,推动数字营销走向规范与创新并重的新阶段。
:
[2] connectontech.bakermckenzie.com
[3] thesun.my
[5] www.nst.com.my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