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与孟加拉国达成协议,建立更加清洁透明的劳工招聘体系,旨在解决此前因招聘诈骗导致的劳工权益受损问题,并推动两国劳务合作健康发展。
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孟加拉国大量劳工赴马来西亚工作,但2024年6月起,马来西亚暂停了对孟加拉劳工的招聘。这一禁令源于发现有犯罪团伙以高额费用骗取求职者钱财,却提供虚假职位信息,使数千名孟加拉籍劳动者滞留、无业且易受剥削[3][4]。据统计,从2021年至2023年间,有多达45万孟加拉人前往马来西亚工作[4]。这一庞大的群体需求促使两国政府重新审视并改进现有的招工机制。
双方达成的新协议核心内容
马来西亚同意未来几年内从孟加拉招募大量劳动力,其中部分岗位将免除求职者费用,以减轻劳动者负担[2]。这次合作重点涵盖建筑和旅游等行业,同时明确禁止未经授权进入沙巴州的非法招聘行为[1]。
新协议强调确保工资发放、安全保障及整体福利待遇,并允许外籍员工用本国语言(如孟加拉语)提出申诉,提高维权便利性[2][3]。双方承诺为外籍员工提供平等社会保障待遇,以防止过去出现的剥削和欺诈行为重演。
通过国家官方机构——如孟加拉海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BOESL)——作为唯一合法渠道进行人员输送,有效打击非法中介和诈骗集团。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严厉处罚,保护求职者利益[1][5]。
现实挑战与风险
尽管双方积极推动改革,但仍存在以下隐忧:
– 黑市和垄断势力依然活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复杂跨境网络继续操纵招工流程,形成“灰色地带”,难以彻底根除剥削现象[3][4]。
– 制度执行难度大:涉及多部门协调及跨境执法,需要持续监督和完善配套政策,否则容易出现漏洞。
– 滞留人员安置问题突出:此前被诈骗滞留在马来的数千名劳动者如何妥善安置、合法化身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5]。
两国合作意义深远
此次协议不仅是对过去混乱局面的纠正,更体现了两国深化经济互利共赢关系的决心。随着全球产业链调整及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对低成本、高技能外籍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为双方创造了稳定、规范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此外,这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间构建公平合理国际劳务合作树立典范。
展望未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跨境就业生态
要实现真正清洁透明且高效的人才流动,需要:
– 持续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违法中介机构打击力度;
– 推广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从报名到入职全过程可追溯;
– 加强双边沟通协作,共享数据资源,共同应对新型欺诈风险;
– 提升求职者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减少被骗概率;
– 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为受害劳动者提供及时援助;
只有这样,两国才能确保广大移民工人的尊严得到维护,实现互惠共赢,让“干净”的招聘系统成为连接两个国家人民福祉的重要桥梁。
—
这场由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易卜拉欣与孟加拉临时政府领导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会谈催生的新举措,不仅回应了社会各界对于移民权益保护的呼声,也昭示着区域内国际劳务市场迈向更成熟、更负责任阶段的新篇章。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基于诚信、公平原则构建起来的人才流动模式,将激发更多发展潜力,引领东南亚乃至更广泛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
:
[1] www.bssnews.net
[3] www.asianews.it
[4] www.scmp.com
[5] andyjhall.org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