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近日重申对苏拉威西海(Sulawesi Sea)部分海域的主权,明确拒绝印尼使用“Ambalat”一词来描述该争议区域,强调应以“苏拉威西海”称呼该海域,依据国际法院(ICJ)2002年的裁决支持其主权主张[1][2]。
争议背景与主权立场
苏拉威西海位于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州与印尼东加里曼丹之间,涉及海上油气资源丰富的ND-6和ND-7区块。印尼称该区域为“Ambalat”,试图以此强化其主权声索。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莫哈末哈山(Datuk Seri Mohamad Hasan)指出,Ambalat一词是印尼为支持其主张而使用的术语,马来西亚坚持ND-6和ND-7区块属于其主权范围,且这一立场得到国际法院关于Sipadan和Ligitan岛屿归属判决的支持[1][2]。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海洋边界应以低潮线为基准划定,而非高潮线。马来西亚遵循这一国际法原则,而印尼则有不同主张。双方自2005年以来通过技术会议持续进行海洋边界谈判,马来西亚强调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议,维护与印尼的良好双边关系,避免因2%的争议面积引发冲突[2]。
政府态度与外交策略
马来西亚总理安华·易卜拉欣(Datuk Seri Anwar Ibrahim)在与印尼媒体记者协会对话中表示,马来西亚在处理苏拉威西海争议时坚持法律框架和外交谈判路线,反对采取激进立场,呼吁双方避免侵犯对方领土[3]。他强调,解决边界争议是政府优先事项,双方应通过理性协商达成共识。
为确保地方政府和公众对争议有清晰认识,马来西亚外交部准备向国会议员及沙巴州议员提供相关简报,防止争议被政治化或利用于选举宣传[1]。此外,沙巴和砂拉越两州领导人也参与与印尼的年度磋商,确保地方利益在谈判中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4]。
争议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
苏拉威西海争议不仅关乎领土主权,更涉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权,具有重要战略和经济价值。马来西亚通过引用国际法院判决和国际法原则,强化其法律依据,体现出对国际规则的尊重和依赖。同时,双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技术性和外交手段寻求边界划定的最终解决方案。
马来西亚的立场体现了理性与克制,强调和平谈判优先,避免因局部争议影响两国整体友好关系。未来,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有望在尊重历史判例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达成互利共赢的边界协议,促进区域稳定与合作。
—
结语:理性对话,和平共处的典范
苏拉威西海争议是复杂的国际海洋边界问题的缩影,马来西亚以法律为准绳,拒绝政治化争议,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姿态。通过持续的外交努力和技术磋商,马来西亚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也为区域和平树立了榜样。未来,理性对话与合作将是解决类似争端的关键,苏拉威西海的故事也将成为和平共处的生动注脚。
:
[3] www.bernama.com
[5] www.nst.com.my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