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城市合作的行动转向:马来西亚的呼吁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间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以行动为导向的城市合作模式,强调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挑战。
—
城市合作的新趋势:从理念到行动
传统上,国际间关于城市发展的讨论多停留在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层面,但实际执行往往滞后。马来西亚提出,应当推动“基于行动”的城市合作,即通过具体项目和实地协作解决交通拥堵、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这种模式强调:
– 跨国界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
– 联合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 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
这种务实导向不仅提升了区域内各大都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为未来几十年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
马来西亚在区域框架中的领导力体现
2025年5月底,第46届东盟高峰会在吉隆坡召开,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吉隆坡宣言》,明确提出“韧性、创新、动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启动“东盟2045”长期发展蓝图[1]。该蓝图特别强调:
– 强化制度能力建设
– 推动绿色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
– 提升基础设施连结性
这些举措均体现出马来西亚致力于将抽象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尤其是在促进区域内中小企业成长和青年创业方面,通过建立如东盟中小企业学院(ASEAN SME Academy)等平台,为年轻一代提供跨境商业支持[3]。
—
现实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愿景宏大,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由中国投资打造的森林城市项目因资金流动限制及市场反响不佳,一度陷入困境,被外界称为“鬼城”,这反映出大型跨国开发项目若缺乏有效运营机制和市场适应策略,很难实现预期效益[4]。
对此,马来西亚政府采取措施推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及森林城金融特区(SFZ),试图通过简化行政流程和降低投资门槛吸引外资,同时强化国际营销重塑品牌形象,实现从单纯资本投入到持续运营管理的转型[4]。
—
青年力量: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青年群体被视为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2025年努山打拉青年论坛上,马来西亚领导人指出真正领导力源自远见与勇气,而非头衔。他们通过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等创新举措助推青年创业,将项目跨越国界连接起来,这不仅激发了年轻人的创造潜能,也增强了整个地区社会活力和竞争力[3]。
—
结语:迈向共赢共生的新型都市联盟
面对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仅靠单一国家或孤立政策难以突破瓶颈。马来西亚倡导基于行动而非空谈口号的新型国际都市协作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尝试。这种模式注重实际成效,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共享以及人才培养,实现包容且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竞争力,更能成为全球其他地区借鉴范例。在这一进程中,坚持务实求真、多方参与,将是确保成功的不二法门。
:
[2] www.cedb.gov.hk
[4] www.cna.com.tw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