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挡风玻璃上的科技革命:一家中国企业的HUD突围之路
当驾驶信息跃然”窗”上
现代驾驶体验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那些曾经需要低头查看的仪表盘数据,如今都优雅地悬浮在驾驶者眼前的挡风玻璃上。这种被称为抬头显示(HUD)的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在这个新兴赛道中,泽景汽车电子正以黑马姿态加速冲刺,其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崛起与突破。
智能座舱的视觉革命
从机械指针到数字投影
传统驾驶舱里,驾驶者需要不断在路面和仪表盘之间切换视线,这种视觉中断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隐藏着安全隐患。HUD技术将关键驾驶信息投影到挡风玻璃上,实现了”眼不离路”的安全驾驶方式。泽景的W-HUD产品已经能够将车速、导航等基础信息清晰呈现,而其研发的AR-HUD则更进一步,能将虚拟导航箭头与实际道路完美融合,为驾驶者提供沉浸式的引导体验。
技术护城河的构建
在技术路线上,泽景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当多数厂商还在使用TFT技术时,泽景率先实现了基于DLP技术的AR-HUD量产。这种技术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强光环境下依然保持高对比度显示,在复杂路况中确保图像稳定性,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维持可靠性能。这些技术细节的突破,正是泽景产品获得车企认可的关键所在。
业绩增长的密码
营收曲线的陡峭攀升
泽景的财务数据展现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增长曲线:从2022年的2.14亿元到2024年的5.78亿元,三年间营收增长超过170%。这种增长速度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实属罕见,反映出HUD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泽景的毛利率从22.6%提升至27.3%,显示出产品附加值的持续提升和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
客户版图的持续扩张
目前泽景已与22家主机厂建立合作,定点车型超过90款。这些客户中既包括传统车企巨头,也有造车新势力代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泽景与某全球科技巨头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技术升级和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重要支点。150万套的累计出货量,则印证了市场对其产品的实际认可。
行业竞争的攻守之道
市场份额的快速抢占
在中国HUD市场,泽景已稳居第二把交椅,16.2%的市场份额背后是其全面的产品布局。无论是基础款W-HUD还是高端AR-HUD,泽景都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这种全产品线的覆盖能力,使其能够满足不同价位车型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研发投入的双向押注
泽景的研发策略体现了长远眼光:一方面持续优化现有HUD产品,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积极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包括更先进的AR-HUD和透明车窗显示等创新应用。这种”现在与未来并重”的研发投入,为其在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奠定了基础。
上市征程的机遇与挑战
资本助力的战略考量
泽景选择港股上市,反映出其国际化发展野心。募资计划中的产能扩张、自动化升级和研发投入,都是支撑其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特别在AR-HUD这个潜在爆发市场,提前布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上市融资将成为重要助力。
盈利拐点的临近与风险
虽然泽景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呈现明显收窄趋势。按照其发展轨迹,2025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不过,客户集中度高和负债规模较大的问题仍需警惕,这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风险因素。
未来赛道的无限可能
市场渗透的广阔空间
当前中国新车HUD装配率仍不足20%,相比发达国家市场还有巨大提升空间。随着消费者对驾驶安全性和科技感需求的提升,HUD正从高端车型向中端市场渗透,这个过程中将释放可观的市场增量。泽景作为头部供应商,必将受益于这波普及浪潮。
技术融合的创新机遇
智能汽车的发展为HUD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与ADAS系统的深度整合,与车联网的数据融合,甚至与元宇宙概念的结合,都可能催生HUD的新应用场景。泽景在这些跨界融合领域的探索,或将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新筹码。
挡风玻璃上的这片显示天地,正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重要入口。泽景的故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历程,更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攀升的生动写照。当驾驶信息从仪表盘跃上前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更是一个产业变革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