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巨鳄瞄准“舒适科技”
资本大鳄的回归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商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美国运动鞋品牌斯凯奇即将被“汉堡王”的实控方——投资公司3G资本收入囊中。这笔交易以每股63美元的价格收购斯凯奇全部流通股,相较于过去15天的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幅度高达30%。交易总金额高达约94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这笔交易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是3G资本沉寂数年后再次重返并购战场的重要信号。消息一出,斯凯奇的股价在美股盘前应声大涨超过25%,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谁是3G资本?不仅仅是“汉堡王股东”
提起3G资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与餐饮巨头汉堡王的渊源。没错,3G资本正是汉堡王母公司RBI的控股股东。但这只是其冰山一角。这家源自巴西的全球投资公司,以其在消费品领域的投资而闻名,旗下还拥有啤酒巨头百威英博、咖啡连锁店Tim Hortons以及大力水手炸鸡Popeyes等知名品牌。
3G资本的投资风格独树一帜,偏爱长期控股,并且以严格的成本管控著称。他们曾主导过多起大型收购案,在业内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其激进的成本削减策略也曾引发争议,例如对卡夫亨氏的改造,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效率,但也导致创新不足、增长乏力。此次收购斯凯奇,是3G资本在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期后,再次向市场展示其雄心勃勃的投资策略。
斯凯奇:全球第三大鞋履巨头的光芒与挑战
斯凯奇成立于1992年,凭借其“舒适科技”定位、高性价比、时尚设计和创新技术,在全球运动鞋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鞋履公司。2024年,斯凯奇创下了89.7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历史新高,并在全球拥有超过5300家门店。
然而,光鲜的业绩背后也暗藏挑战。尽管整体表现亮眼,但斯凯奇在部分市场的增长却出现了放缓,尤其是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表现稳健的中国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6%,这是其连续两个季度在中国市场出现双位数下滑。
此外,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给斯凯奇带来了压力。美国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加征关税,而斯凯奇的大部分产品恰恰来自这些地区,这导致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压力上升,并可能影响利润率和消费者需求。面对这些挑战,斯凯奇甚至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预测。
溢价30%的背后:为何愿意出高价?
3G资本此次收购斯凯奇给出了高达30%的溢价,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钱多人傻”,而是基于多重考量。
首先,斯凯奇在全球市场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销售网络是其重要的价值所在。即使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斯凯奇依然保持了可观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
其次,尽管面临挑战,但斯凯奇在“舒适科技”领域的独特优势以及其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使其在全球消费者心中拥有稳固的地位。3G资本可能认为,通过其在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能够进一步提升斯凯奇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再者,私有化可以为斯凯奇提供更大的战略调整空间,规避作为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短期业绩压力和监管披露要求。在当前复杂的贸易环境下,私有化有助于斯凯奇更灵活地调整供应链和定价策略,以应对关税等外部风险。
最后,3G资本对斯凯奇的管理团队表示认可,并计划保留现有的核心领导层,包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格林伯格(Robert Greenberg)、总裁迈克尔·格林伯格(Michael Greenberg)和首席运营官大卫·温伯格(David Weinberg)。这种对现有管理团队的信任,也为收购的顺利进行和未来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收购后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此次收购完成后,斯凯奇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这意味着斯凯奇将摆脱公开市场的束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来进行战略调整和长期投资。斯凯奇方面也表示,在3G资本的支持下,公司将继续推进现行的战略举措,包括产品创新、国际市场拓展、DTC业务增长等。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3G资本能否成功整合斯凯奇,尤其是在供应链重构、中国市场破局以及品牌年轻化等方面找到新的增长点,仍是未知数。3G资本过往的投资经历表明,其成本削减策略虽然能提升效率,但也可能牺牲创新和长期增长。如何在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必要的战略投入之间找到平衡,将是3G资本和斯凯奇管理团队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结语:资本的棋局,品牌的未来
汉堡王股东收购斯凯奇,不仅仅是一笔交易,更是资本市场在消费品领域的一次重要布局。3G资本的入局,为斯凯奇带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运营经验,但也带来了整合和转型的挑战。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斯凯奇能否借力资本巨头的力量,突破当前困境,重回增长轨道,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这场资本的棋局,才刚刚进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