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打工天团”:假期里最忙碌的身影
机器人租赁市场的兴起
假期里,当人们沉浸在度假的欢乐中时,机器人却在各大场景中忙碌不休。从餐厅里端盘送餐的服务员,到景区里驮着货物爬山的机器狗,再到酒吧里炫酷打碟的人形机器人,它们组成了一支无处不在的“打工天团”,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机器人租赁业务因此异常火爆,甚至出现了“一机难求”的现象,部分人形机器人的日租金高达1.8万元。有些嗅觉敏锐的玩家,仅仅不到一个月就能收回机器人的购买成本。
机器人租赁的广泛应用
这种景象并非只在假期出现。自从宇树H1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一展风采后,人形机器人租赁的商机就浮出水面。在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机器人租赁的帖子层出不穷,其中以宇树G1机器人为主,用途广泛,涵盖宣传、展览、表演、开业等多种场合,日租金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机器人租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景区、车站、售楼处、展会、教育、开业、婚庆等都是机器人租赁的主要应用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吸引眼球。
机器人在车展中的亮相
在2025上海车展上,机器人更是成为车企吸引关注的“秘密武器”,各种人形机器人纷纷亮相,承担接待、互动、递水等任务。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高科技的魅力,还为车企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潜在客户。
20万的“顶流员工”:一笔算得过来的账
小红书用户的成功案例
小红书用户“这个老王有点憨”的故事,生动诠释了“雇佣机器人打工”的可行性。她裸辞后,花费20万元购买了一台宇树机器人,让它去跑商业租赁的活儿,例如开业庆典、引流活动等。结果,这台机器人比她本人还要忙,档期甚至排到了5月份。对她而言,这笔20万元的投入,换来的是一个能够持续产生收入的“顶流员工”,而且生意发展得还不错。
机器人租赁市场的不确定性
然而,这笔账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确定性。目前机器人租赁市场上的流通数量有限,大部分租赁商家只有一两台机器人,大单常常需要同行“拼单”来完成。宇树科技的产能暂时还无法满足C端市场的需求,想尽快拿到货甚至需要加价从黄牛或租赁公司手中购买。有从业者透露,一些新成立的商家甚至完全以个人名义出租机器人,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收取定金后跑路。
租赁市场的繁荣与潜在的泡沫
市场需求与供应的矛盾
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火爆,一方面体现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展现出的新奇感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目前租赁价格的虚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器人数量稀缺造成的供不应求。宇树科技创始人曾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AI人形机器人将达到一个新的量级。一旦机器人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时间缩短,其稀缺性将不复存在,租赁市场价格很可能会大幅下跌,新入局的玩家可能就难以像现在这样快速回本和盈利。
市场泡沫的风险
这也是当前机器人租赁从业者普遍担心的问题。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泡沫风险,使得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尽管目前市场火爆,但未来的发展趋势仍需密切关注。
AI与自动化的浪潮:工作的变革与应对
人工智能对工作模式的影响
无论是雇佣机器人进行实体租赁,还是利用AI工具辅助甚至替代部分脑力劳动,这都反映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对传统工作模式带来的深刻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龙·阿西莫格鲁曾预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多是自动化对劳动力的替代,而非新工作的大量涌现。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种“替代”效应的存在,尤其是在翻译等领域,AI的出现导致工作量和收入下降。然而,技术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也会催生新的职业和机会。例如,AI技术的运用需要相关的操作、维护、修理、管理等专业人才。
个人应对策略
对于个人而言,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需要具备更快的适应速度,不断学习新技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教育培训被认为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方式。同时,一些依赖人类情感、创造力、人际互动的工作,在短期内仍然难以被AI完全替代。
被动收入的吸引力与实践路径
被动收入的定义
裸辞雇佣机器人“打工”,其核心在于构建一种被动收入模式。被动收入并非“完全不工作就能赚钱”,而是前期投入大量工作或资本创建一个系统,然后该系统能够持续带来收入,而只需要相对少量的维护工作。
AI技术的多种应用
除了机器人租赁,AI技术也为构建被动收入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例如利用AI进行内容生成、数据分析、自动化营销等,从而在电商、社群运营、内容变现等领域实现盈利。例如,利用AI进行文章写作、图片生成,在平台发布内容赚取稿费或广告收益;利用AI进行语音合成,提供配音服务;利用AI工具辅助进行电商选品、店铺运营、广告投放等。这些都需要前期的学习、实践和积累,但一旦系统建立起来,便有可能实现稳定的被动收入。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机器人租赁的未来
“裸辞后,我花20万雇机器人替我‘打工’”的故事,折射出当下社会年轻人面对职业发展和经济压力的一种新思路。这其中既有对技术变革带来机遇的敏锐捕捉,也有对被动收入模式的向往。然而,任何新兴市场都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繁荣是否能够持续,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如何进一步影响就业格局,这些都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
适应与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重要的或许不是能否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赚钱方式,而是在不断学习和适应中,提升自身的价值,灵活运用新技术,在不确定性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雇佣机器人“打工”,只是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未来的工作模式将更加多元和灵活,而勇于探索和实践的人,将更有可能抓住时代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