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下的呼吸之痛
恶臭的源头:不堪重负的垃圾填埋场
峇都安拔垃圾填埋场,位于柔佛州哥打丁宜,占地约4.2公顷,距离甘榜迪沙马慕仅300米。这个填埋场承担着古来、笨珍、居銮和哥打丁宜四个地方政府的垃圾处理任务。每天从这四个区域涌入的庞大垃圾量,让这个传统的填埋场不堪重负。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莫哈末查夫尼表示,现有的峇都安拔垃圾填埋场仍然采用过时的方法进行垃圾处理,这无疑是导致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恶臭不仅仅是令人不适的气味,它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体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期,甘榜迪沙马慕的50多名居民举行了和平集会,强烈要求关闭峇都安拔垃圾填埋场,可见问题的紧迫性和居民的无奈。
废转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绿色希望
面对日益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垃圾变能源(WTE)技术被视为一种更为先进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通过焚烧垃圾产生能量,不仅可以大幅减少垃圾体积,还能产生电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相较于传统的填埋方式,废转能技术占地面积小,且能有效减少填埋场产生的恶臭和地下水污染,对环境更加友好。有数据显示,废转能技术能将垃圾体积减少90%以上,并产生稳定、无味的残渣。
马来西亚政府也看到了废转能技术的潜力,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根据固体废料管理及公共卫生机构(SWCorp)的数据,政府计划在西马建设18座废转能工厂,分阶段进行,预计耗时10年。武吉巴容的废转能项目正是这些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被列为继森美兰现有废转能厂之后的下一个重点项目。
武吉巴容项目:漫长的等待与期待
武吉巴容垃圾变能源项目位于柔佛峇株巴辖的武吉巴容卫生固体废料填埋场,于2020年8月开始招标。该项目被寄予厚望,不仅能缓解峇都安拔填埋场的压力,更能为柔佛州的垃圾处理带来质的飞跃。然而,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莫哈末查夫尼透露,由于各种延误,武吉巴容废转能项目已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这意味着,原定应已取得进展的项目,现在仍在建设或等待完工中,这无疑让饱受恶臭困扰的居民感到失望。
项目的延误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废转能项目通常资本投入巨大,融资是其中的一大挑战。此外,项目的建设也可能面临技术、审批等方面的难题。2022年7月,当时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曾表示,武吉巴容的项目正在敲定特许经营合约的主要条款。然而,截至目前,项目仍未投入运营。
柔佛的呼声:加速才能“解渴”
柔佛州政府此次向联邦政府发出呼吁,正是希望能够加速武吉巴容废转能项目的建设进程。拿督莫哈末查夫尼明确表示,联邦政府需要加快速度,以便将一部分原本送往峇都安拔的垃圾转移到武吉巴容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峇都安拔填埋场的负荷将大大减轻,进而缓解甚至解决当前的恶臭污染问题。他建议,峇都安拔填埋场未来应仅用于处理哥打丁宜区域的垃圾,以进一步降低其容量。
柔佛州政府深知,垃圾处理是关系到民生和环境的重大问题,需要长期的解决方案和充足的预算支持。拿督莫哈末查夫尼强调,需要联邦政府拨款来改进峇都安拔填埋场的废物管理基础设施,采用更系统化和现代化的方法。这不仅能解决恶臭问题,更能改善周边社区的环境和公共健康状况。
展望未来:绿色梦想需要各方协力
武吉巴容废转能项目承载着柔佛州改善垃圾管理、解决环境污染、迈向绿色未来的希望。加速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对柔佛州政府呼声的回应,更是对受影响居民负责任的态度。废转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马来西亚实现固体废料管理现代化、减少对填埋场依赖的重要一步。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联邦政府、州政府、项目承建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需要确保项目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快审批流程,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难题。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现有垃圾填埋场的管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
解决垃圾围城下的呼吸之痛,需要“绿”的决心和“快”的行动。武吉巴容废转能项目,是柔佛州,乃至马来西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期待在联邦政府的加速推动下,武吉巴容项目能够尽快落地,为柔佛州带来清新的空气,让居民重拾自由呼吸的权利,共同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