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校园作弊工具到融资百万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AI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AI技术被用于“作弊”时,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Chungin “Roy” Lee和他的搭档Neel Shanmugam,正是因为开发了一款AI作弊工具而被学校停学,但他们并未因此气馁,反而顺势而为,将这款工具商业化,并成功获得了53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潜力,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
从校园到商业舞台
初衷与创新
Lee和Shanmugam最初开发Interview Coder的初衷,是为了绕过LeetCode技术面试。他们认为,死记硬背的算法题无法反映软件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他们设计了一款隐形的浏览器窗口,通过实时捕捉面试问题,后台调用大模型生成答案,低延迟回传给用户。这一系统不仅帮助Lee成功拿到了多家科技巨头的实习机会,也让他们在X平台上分享经验时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停学到融资
然而,这款工具的曝光并未让他们停下脚步。相反,处分信公开后,Cluely网站流量激增,注册用户数量迅速攀升。在舆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Lee与Shanmugam决定放弃学业,全职创办Cluely,将这套工具系统化、商业化,并把应用场景从技术面试扩展到各种高压测试场景。最终,他们获得了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联合领投的5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Cluely:藏在浏览器中的隐形AI助手
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
Cluely的核心是一种隐藏式浏览器窗口,不会被面试官或考官察觉。它可以帮助用户在考试、销售电话、求职面试等场景中使用AI“作弊”。Lee表示,这款AI工具在本月初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已突破300万美元。Cluely将自己与计算器和拼写检查等发明相提并论,认为这些发明最初也被嘲笑为“作弊”。Cluely的网站Slogan是“Invisible AI to Cheat”(用隐形AI来作弊),收费标准为每月20美元。
多样化的应用
Cluely的功能远不止于技术面试。在一个演示视频中,Lee使用隐藏的AI助手,在高档餐厅的约会中尝试向一位女性谎报年龄,甚至冒充自己懂艺术。Cluely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几乎什么都能帮你做”的AI工具,帮助用户在各种情境中作弊,包括面试、作业、考试、销售通话、会议等。
创新还是欺骗?
双重视角
Cluely的出现,引发了关于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Cluely是一种创新,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也有人认为,Cluely是一种欺骗,会破坏公平竞争,损害社会诚信。
企业与学校的挑战
亚马逊明确要求面试者不得使用任何未经授权的工具。Cluely的出现,无疑给企业和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评估体系,并采取措施防止作弊行为的发生。
AI作弊工具的未来
双刃剑的潜力
Cluely的成功,反映了AI技术在教育和职场领域的渗透。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AI作弊工具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些工具的出现,可能会对教育和职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面与负面
一方面,AI作弊工具可能会降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使人们变得依赖工具,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AI作弊工具也可能会促使教育和职场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AI作弊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使用AI技术,避免其负面影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结
Cluely的故事,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强大潜力,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技术的应用场景,避免其被滥用。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AI技术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它,如何在创新与伦理之间找到平衡。